目前来看,安防行业已经走出业绩低谷,行业内两大公司业绩增速先后转正,尤其是创新业务均实现较大增长,行业至暗时刻已逝去,而中国移动的助力或将为行业增长带来新的动力。
随着疫情影响褪去,经济逐步企稳,政府财政紧张的情况得到缓解,安防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恢复增长。
2023年起,大华股份、海康威视业绩增速先后由负转正,标志着行业已经走出低谷。
2022年受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安防行业承受较大压力,大华股份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05.65亿元,同比下降6.91%,净利润23.24亿元,同比下降31.20%。海康威视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31.66亿元,同比增长2.14%;净利润128.37亿元,同比下降23.59%,这也是海康威视近十年来业绩的首次下滑。
2023年起,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业绩开始转好。大华股份2023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0.16亿元、86.18亿元、76.4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7%、4.6%、7.91%;净利润分别为4.95亿元、14.81亿元、6.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9.31%、27.18%、254.46%;2023年前三季度,大华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22.78亿元,同比增长5.23%,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52.98%。海康威视2023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2.01亿元、213.7亿元、237.0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4%、3.06%、5.52%;净利润分别为18.11亿元、35.27亿元、35.1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7%、1.48%、14.03%;2023年前三季度,海康威视实现营业收入612.75亿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88.51亿元,同比增长0.12%。
原因主要是疫情影响逐步减弱。传统To G业务方面,大华股份2023年上半年的To G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54%,海康威视的PBG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0.06%,三季度虽然继续负增长,但由于政府财政紧张的情况大为缓解,该业务将重回增长轨道。
根据中信证券对智慧交通网、中国政府采购网相关政府端安防项目的统计数据(金额为千万级别),2023年1-3月,安防行业国内政府端招标及中标金额均同比下降12%,安防政府端需求承压。4月开始有回暖迹象,2023年4月,国内政府端招标及中标金额分别同比变化-25%、+8%,5月同比变化+22%、-6%,6月同比变化-19%、+1%,7月同比变化+66%、-7%, 8月同比变化+9%、-18%,9月同比变化+60%、+18%,10月分别同比变化+28%、+56%。也就是说,2023年9月开始,安防行业国内政府端招标及中标金额同比均实现了正增长。
2023年1-10月,安防市场招标及中标金额分别同比增长5%、6%;分季度来看,2023年一季度招标、中标金额分别同比变化-12%、-11%,主要受宏观经济影响,政府端安防需求较为低迷;二季度招标、中标金额分别同比变化-8%、+6%;三季度招标、中标金额分别同比变化+19%、+1%,其中招标端同比增速改善明显。
中信证券表示,过去两年由于整体行业承压,部分玩家退出安防市场或降低安防领域投入,龙头厂商趁势整合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上行周期有望进一步受益,盈利能力有望回升,人力成本压力明显降低。
To B业务方面,大华股份2023年上半年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9.01%,海康威视2023年上半年EBG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2%、SMBG业务营收同比下降8.5%,根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三季度SMBG业务已经实现单季度营收转正。
东吴证券指出,安防行业龙头在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从标准化产品到半标准化、半定制化解决方案,再到完全定制化三个阶段。随着“AI+安防”的兴起,智能化安防逐步深入金融、教育、楼宇、家庭等场景,行业碎片化和定制化的特征越发明显。根据信通院数据,到2021年底中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2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占GDP的32.5%。由于产业数字化空间巨大,传统安防的智能化转型大幅扩大了行业增长空间。
不同于前述业务因宏观经济影响业绩下滑,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的创新业务均保持迅速增加。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大华股份创新业务分别实现盈利收入41.16亿元、22.59亿元,同比增长44.55%、33.99%;海康威视创新业务分别实现盈利收入150.7亿元、81.88亿元,同比增长22.81%、16.85%。
创新业务主要涉及智能家居、机器人、安检、医疗、汽车电子等领域。以海康威视为例,其创新业务主要涵盖智能家居领域(萤石网络)、移动机器人领域(海康机器人)、红外热成像领域(海康微影)、车辆安全领域(海康汽车电子)、数据存储领域(海康存储)、智慧消防领域(海康消防)、工业检验测试领域(海康睿影)、医疗视觉领域(海康慧影)。其中,萤石网络和海康机器人是海康威视占比最高、增速最快的两项业务。
萤石网络是智能家居服务商及物联网云平台提供商,营收从2018年的15.2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2.38亿元,复合增速超过40%;净利润由2018年的1.3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51亿元。受疫情影响,萤石网络增长放缓,2022年实现盈利收入43.06亿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3.33亿元,同比下降26.1%,但虽疫情恢复,2023年前三季度萤石网络重新恢复高增长,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1.83%、83.27%。
智能家居市场空间广阔。据东北证券,2016-2021年中国的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从2608亿元增长至5800亿元,年均增速为17.33%;2017-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从1.1亿台增加至2.3亿台,年均增速为20.25%。东北证券指出,目前中国智能家居行业逐步从围绕单品控制为核心的智能单品阶段,发展至以场景多元化及空间智能化为目标的相互连通初级阶段,未来凭借人工智能、物联网及云计算等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域拓宽,进一步迈向互联互通的成熟阶段,甚至进入主动洞察客户的真实需求及自发提供对应服务的全面智能阶段,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将迎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机遇期。
海康机器人主营业务为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主要使用在于工业物联网、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等领域。2019年海康机器人首次盈利,营收8.14亿元,净利润6510万元,2022年营收达到39.42亿元,净利润达6.41亿元,2019-2022年营收年均增速69.19%,净利润年均增速达114.32%。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伴随着技术革新和工业产业革命,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据MarketsandMarkets数据,2021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约为804亿元,GGII预计至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2022年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另据GGII统计,2022年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291.6亿元,预计至2027年将超过1800亿元。
行业增长极具潜力的背景下,2023年4月,中国移动以每股17.4元的增发价战略入股大华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有8.8%股本,锁定期为3年。据其介绍,大华热情参加中国移动正筹备建设的全国范围的视联网,而中国移动视联网则是继5G以后新的重点规划,中国移动物联网为政企和家庭客户提供视联网部署的解决方案和相应设备,包括视频云平台、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物联网卡、AI分析平台在内的全套设备与技术。
东方证券指出,中国移动与大华各业务高度协同,优势互补,有望在市场开拓、联合研发、渠道合作等方面深入合作。
中国移动政企客户规模庞大,有助于大华拓展客户群体和参与项目。作为运营商,中国移动政企客户数量逐年增长,收入稳定增加,到 2022年年底政企客户已达2320万家,是雪亮工程、智慧城市等政府项目的主要中标方之一。政府业务方面,中国移动的央企背景有望给民营的大华提供背书,中国移动常中标各地雪亮工程等视频监控项目。企业业务方面,中移动在工业互联网等行业推广5G等服务,大华有望配合输入自身产品和解决方案。
目前,大华与中国移动已经开展了项目合作。2022年9月,浙江大华、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组成联合体,成为长沙“雪亮工程”项目的中标候选人,项目金额约3亿元。东方证券表示,随着二者合作逐渐深化,中国移动有望为大华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证券市场周刊》创办于1992年3月,是中国较早的专业性证券传媒。是中国权威性的证券杂志之一。
“巴郎子们”倾情展示民族舞蹈,表情动作双双到位,网友:这舞感是与生俱来的吧。
苹果 Beats 携手 Alo Yoga 推出特别版 Fit Pro 耳机
Beats Solo4耳机爆料:配备USB-C接口、续航50小时,售199美元